興華涂層機2017年4月12日訊 當前,紡織行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轉折時期,呈現出總量增速明顯放緩、結構調整逐步深化、運行質效穩中趨好、轉型升級依然緊迫四大特征。在這樣的背景下,紡織企業紛紛抱團取暖,借力特色小鎮和“智能制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集群式發展
在3月15日—17日舉辦的2017 PH Value中國國際針織(春夏)博覽會上,浙江省濮院53家毛衫企業抱團亮相。
“濮院毛衫產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較大的毛衫交易市場和制造基地,也形成了國內較大的毛衫產業集群,每年從濮院銷往全國各地的羊毛衫等服裝超過7億件,占全國毛衫內銷市場60%以上的專業規模。”濮院鎮黨委書記、濮院羊毛衫市場管委會主任姚偉平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據了解,2015年6月,浙江省37個小鎮列入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濮院作為“桐鄉毛衫時尚小鎮”入選,成為全省10個設區市的37個小鎮之一。
“作為全國知名的毛針織服裝產業集群,濮院正在充分應用網絡、大數據、3D等先進技術,從技術力量向時尚含量轉化,從傳統產業向時尚產業過渡,從 濮院制造 向 濮院創造 轉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說。
如果說濮院通過“毛衫特色小鎮”走集群化發展之路,那么海陽毛衫產業的抱團轉型則更多體現為區域的品牌建設。
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吳德柱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海陽毛衫產業逐漸走上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接連獲得“中國毛衫名城”、“中國針織毛衫創業基地”等稱號。通過更新設備、創建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舉辦海陽國際編織藝術節等,海陽毛衫在工藝、質量、設計等方面不斷提升。圍繞打造海陽毛衫“升級版”,海陽市規劃建設了海陽毛衫創新園,為海陽毛衫的發展搭建新平臺。
不止濮院、海陽,河北清河、浙江洪合、廣東大朗等地,都在紡織業集群化發展道路上凸顯出鮮明的特色。
加快“智能制造”
搭載“智能制造”快車的紡織企業已經遍布全國各地:江蘇無錫一棉的“智能車間”、湖北孝棉實業投資8億多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落戶銀川……
在浙江桐鄉,一些紡織企業已經開始利用智能化自動設備實現個性化定制以及對上下游產業鏈條進行配套服務。
在寧夏,產值達千億元的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正在崛起。“我們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支撐,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嫁接到紡織產業,通過信息、數據要素投入,改善產業邊際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3D掃描裁剪、30秒形成180多個數據、2小時成衣,實現了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成為高端智能紡織產業發展的行業典范。”銀川市市長白尚成表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認為,“中國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這就需要加快紡織業智能制造的進程。紡織行業要深入理解“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利用良好的紡織產業基礎,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創造“互聯網+”時代的紡織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