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涂層機2017年2月28日訊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級非遺傳承人王梅芳演示三錠腳踏紡車的使用。紡者踩著踏板,輪軸飛速滾動,紗錠歡快地唱起歌,潔白的棉條越來越小,棉紗卷卻逐漸變得圓滾滾……這樣家家紡紗、戶戶織布的場面,曾是江南一帶城鎮的盛景,如今已經很少見了。
發端于元代上海松江府烏泥涇的手工棉紡技藝,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影響和意義。它不僅讓“民事不給”的烏泥涇變得富庶,也讓上海的紡織業龍頭地位歷經幾百年而不衰,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棉花種植和棉紡織輻射至江南地區后,十多個大、中、小城鎮構成不同等級的棉紡織中心和貿易中心,深刻改變了江南經濟結構,帶動了區域經濟、貿易的繁榮,進而影響到全中國乃至世界。
隨著棉紡織大工業生產的成熟,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因為物質基礎、文化生態的消失逐漸風流云散。2006年,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年76歲的康新琴成為唯一的代表性傳承人。
物質基礎、文化生態正在消失
“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源于黃道婆從崖州(今海南島)帶回的紡織技術。在位于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匯區華涇鎮)的黃道婆紀念館,至今還保留著黃道婆墓。1985年,康新琴開始為黃道婆“守墓”,每天以虔誠、勤懇的態度灑掃,無論刮風下雨,以至于很多人把康新琴認作黃道婆的后人。
在“男耕女織”的時代,紡織技能母傳女授,世代沿襲。“女孩子如果不會紡織,是吃不了‘婆家飯’的。現在沒有這樣的傳統,所以也不大有人學了。”康新琴的女兒、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級非遺傳承人王梅芳告訴記者。在上海青浦、浦東郊區農村中,有著大量農業文明與鄉村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形式,它們大都是古代農業生產與生活方式的產物,具有鮮明的農業文明色彩以及吳越文化共性。因為生態場的喪失,比起發源于近代、在上海工商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發展中興起的非遺形式,它們的傳承要嚴峻得多。
現在,86歲的康新琴已經搬進了新公房,家里不再擺織布機和紡車,腿腳也不靈便。盡管常念著“守墓”職責,卻“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她依然沿襲過去的傳統,半強迫地讓女兒學習紡紗。王梅芳從45歲才開始真正學踩三錠紡車。
三錠腳踏紡車非常考驗四肢的協調性和力量的把控,對紡織娘的悟性和經驗有極高的要求。紡車上裝有三個紗錠,用皮繩緊緊箍在紡車輪軸上,輪軸以腳踏板帶動,讓紗錠旋轉起來。紡者用左手四指夾三根棉筒,右手引紗,即完即添,這完全是憑紡者的經驗和巧勁,才能紡出三根同樣支數,捻度均勻的棉紗線。這種紡車較大的優點是解放了手,雙手可以全神貫注用于引紗加捻,一手能紡三根紗,大大提高了棉紡織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