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定型機訊 我國是世界較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據統計,去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839.79億美元,出口額同比下降4.86%,在全國出口額超千億美元的重點商品中跌幅較大。紡織品服裝出口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4個月負增長,持續下滑亟須重視。筆者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訂單和生產線向東南亞“雙轉移”。我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用工、土地等成本差距,加劇了紡織品服裝出口訂單向東南亞國家流失,市場份額逐步被東南亞國家蠶食。去年日本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數量下降22.4%,而從東盟進口數量大幅增長45.2%,越南、印尼、孟加拉3國在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占比共計提高2.6%。
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嚴格,加大出口阻力。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和歐盟地區相繼出臺了14條有關紡織服裝產品的禁令、標準、限量要求和標簽新規等。例如,歐盟8月頒布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禁令,首次明確紡織品中NPE濃度大于等于0.01%(100ppm)時將禁止進入歐盟市場,該禁令影響近600億美元的輸歐紡織品及服裝。質檢總局去年對我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貿易措施影響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紡織鞋帽類企業因國外技術貿易措施遭受直接損失72.7億美元,損失額在所有調研行業中居第三位,企業受影響的比例超過30%。
棉價倒掛導致紡企用棉成本居高。我國棉花價格長期呈“倒掛”態勢,今年1月13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為12761元/噸,國際棉花指數(M)為67.84美分/磅,折合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0638元/噸,每噸差價達2000元左右,年內較高差價曾達6000元/噸。同時,棉花進口配額不再增發,全年僅為89.4萬噸,遠不能滿足企業紡織配棉需求,迫使紡織服裝企業購買高價國產棉花,而棉花原料占棉紡織品成本的70%以上,直接導致紡織企業用棉成本高于國際市場,削弱了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廣大出口企業應未雨綢繆,順應形勢,積極轉型。一是要加強產品、技術和服務創新,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存量產能,抓住機遇進行生產線和機械設備的升級,通過大量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積極進行縫制工序的改良改善及流程再造,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要主動從供貨商的角色中轉換,加大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品牌商提供增值服務,成為品牌商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二是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全球布局。一方面可以通過綠地投資、合資合作進行生產力的跨國布局,打造“中國+周邊國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維持和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并購,對全球范圍內的優質原料資源、設計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帶動行業整體向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三是要善用政策助力,積極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充分利用中澳自貿區、中韓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等自由貿易方面相關優惠政策,發揮原產地優惠政策在降低企業成本、減免稅費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好檢驗檢疫系統“區域通關一體化”等。
標簽:定型機,涂層機,地毯機,靜電植絨機,地毯背膠機
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或者為原創文章,如對貴站有所侵犯,請聯系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