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辛德勒指出,中國作為國際紡織品制造商聯合會(itmf)成員之一,已經成為全球較大的紡織品制造國。在過去的幾年當中,隨著各個國家取消了配額管制的體系,以及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給紡織機械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了新機遇,在2013年,亞洲共吸引了全球85%~90%的新設備,其中50%~80%在中國。
他說道:“中國在紡織行業的各個細分板塊都屬于全球領先,加入世貿組織后更增加了不少競爭力。在全球紡織行業的競爭中,中國在很多方面都極具特點,比如,擁有很多的產業極具性效應、擁有比較完整的供應鏈,以及龐大的紡織機械行業等等,這些特點都會讓中國在長期的競爭中保持足夠的優勢。”
對于紡機行業今后的發展,克里斯汀·辛德勒認為,隨著全球紡織行業競爭的加劇,紡機行業在進行全球化競爭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加強彼此間的攜手合作,其中包括了跨境投資等方面的合作。他舉例道:“現在,跨境合作項目越來越多,例如,許多中國的公司對歐洲的紡織機械公司進行了收購,有些印度公司選擇在美國投資建廠,一些歐洲和中國的公司也在非洲進行了投資等等?!?/span>
在他看來,無論是源頭的纖維生產還是到較后的零售過程當中,全球的紡織工業鏈都在進行著重新的洗牌整合,“這意味著全球的紡織行業必須要應對新的市場變化,不斷地進行相應的調整改變、尋求創新與合作,尤其在本土無法打造的領域,更要跟其他有優勢的國家進行攜手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與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商業人士一起進行合作,并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對于全球紡織機械產業的發展,克里斯汀·辛德勒認為,可以從短期和長期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就短期發展而言,目前,全球經濟還處于恢復階段,人們難以知曉全球經濟復蘇的具體發展軌道,但是,紡織機械產品的投入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在當下經濟發展比較艱難的時期,棉花價格相對較高,中國的紡紗企業通過對設備進行投資,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就棉用紡機而言,中國政府的政策變動對全球的棉價影響是樂觀的,會使其有一個較為平穩的過渡,因此亞洲乃至全球棉用紡織機械也會呈現較為樂觀的發展趨勢。”他說道,“就長期發展而言,隨著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們進入了消費市場。隨著全球gdp增長,特別是印度、中國等國家gdp的飛速增長,人們在紡織品行業的消費也隨之增加。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無論在傳統方面,還是新渠道的應用,例如地質、航空、醫療用途的纖維生產等方面,紡織行業、尤其是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十分美好的?!?/span>
較后,克里斯汀·辛德勒補充道:“亞洲紡織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當中處于領先地位,并進行著源源不斷的高技術投資,保持了技術投資方面的高比率。中國的紡織行業在這幾個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除此之外,中國在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機械設備成本等方面也具有明顯的競爭力,同時,其他亞洲國家不具有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因此,要促進全球紡織行業的發展,就需要各國以合作的姿態共同發展,聯合進行研發、共同開拓市場?!?/span>